《江门市“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于日前发布。《行动计划》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交通、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安等十大民生领域,提出25项重点任务,旨在补齐民生短板弱项,破解民生难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为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
《行动计划》明确,2023—2027年,我市将实施就业岗位扩容提质、就业服务能级提升、技能人才产业支撑等行动。通过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优化稳岗扩就业政策体系,挖掘高质量就业岗位,保障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岗位供给,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帮扶,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稳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到2027年,高技能人才占比将稳步提升,与产业结构更加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一批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元需求的就业见习岗位,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在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中,实施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行动,打造一批特色就业驿站,推动求职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家政服务等活动常态化开展。
优化城乡教育布局
在教育领域,《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城乡教育布局优化行动,精准预测学位需求,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完善城乡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科学布局中小学幼儿园;推进以乡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严格按程序撤并或恢复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适时调整优化现有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层次和结构,着力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初中(以下简称“三所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以加快推进人口集中流入区域的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建设为重点,根据入学需求,新改扩建一批优质公办中小学幼儿园。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实施“三所学校”和县域高中质量提升行动,改善“三所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选优配强校(园)长和教师队伍,推动县域高中达标建设等,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医疗领域,《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全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进一步完善具有江门特色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能力提升行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优活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设置、住院床位、装备配备,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促进村卫生站固本提升,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
同时,《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实施“万名医生下乡”工程,实施三甲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县级公立医院项目,“十四五”时期,每年由省、市8家三甲公立医院选派约50名中级以上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蓬江、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等10家县级公立医院。
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聚焦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制定和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政策,用好土地、财税、金融等各类优惠政策,进一步挖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资源潜力,推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闲置住房、自有物业转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为做好公租房保障工作,《行动计划》提出,持续优化公租房保障方式,推行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对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对其他保障对象在合理轮候期内给予保障。规范租赁补贴发放,满足住房困难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2023—2027年,全市新增累计筹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9705套(间、户),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间)、公租房500套,实施发放租赁补贴1205户。
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在养老领域,《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到2027年全市乡镇(街道)范围内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不低于74%,全市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6800户,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9%以上。
《行动计划》明确,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进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乡镇(街道)范围建设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需求。
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保障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保障,实施生育服务体系优化行动、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儿童健康服务促进行动等三大重点任务。到2027年,各县(市、区)均设置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市级和有条件的县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的标准,建设一间示范性儿童友好医院。
对于市民关注的托育服务,《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到2025年托幼一体园在公办幼儿园总量中不低于50%。鼓励社会力量、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积极落实托育服务政策及配套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办托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加强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领域,《行动计划》提出,适度超前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及改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将汽车充电设施纳入基础服务设施,同步开展建设;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利用存量土地及停车位,加快建设或改造充电基础设施。加强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及改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应将汽车充电设施纳入基础服务设施,同步开展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现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及停车位,建设或改造充电基础设施。
同时,《行动计划》提出,探索推进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提升充电效率。支持电动汽车生产、大型运输等企业在服务区(站)建设布局换电站。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在食品安全领域,《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食品经营单位实现信息化动态风险分级管理100%,全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含“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覆盖率达95%以上,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率100%,食品小作坊电子登记证率、监督检查与抽检覆盖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100%。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
《行动计划》具体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放心重点行动、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提升保障行动,开展农产品源头安全治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餐饮质量安全提升、重点食品专项治理、食品生产提质、进口食品“国门守护”等行动,深入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消费者维权处理效能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行动计划》提出,要提升消费者维权处理效能,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到2027年,全市12345平台消费维权投诉按时办结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全市放心消费承诺单位数量达到6000家以上,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数量达到900家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明确,推行消费环节先行赔付,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推行先行赔付,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由大型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经营者先行对消费者进行理赔,再对具体店主进行追偿。
推动公安业务网上“应办尽办”
在平安领域,《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公安业务网上“应办尽办”。加快推动电子证照应用推广,推动业务电子证件(证明)一次性读取、纸质证件(证明)免提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持续在引才引智、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研究推出更多惠民利企措施,努力让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更高、获得感更强。
《行动计划》还提出,扩大车驾管“全市通办”服务范围,升级“流动车管所”服务措施,方便群众“就近办”。推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持续深入实施“平安湾区”“便利湾区”“共享湾区”建设,研究推出更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惠民利企改革举措。
来源:江门日报